最新研究警告:这种食品吃得越多,过早死亡风险越高!而美国市面上约70%的食物都是这种食品...

约 4 小时前
1.3k 次浏览
时事新闻
 

一项涉及超过24万人的最新的综合研究发现:吃得越多超加工食品,过早死亡的风险就越高。

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,巴西圣保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 Carlos Augusto Monteiro 教授表示,他们调查了30岁到69岁人群的饮食情况,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取的总热量中,超加工食品增加10%,他早死的风险就会上升近3%。

Monteiro在2009年提出了“超加工食品”这个概念,并创建了NOVA食品分类系统,把食物按加工程度分成4类:

第一类:几乎没加工的天然食品,比如水果、蔬菜、肉类、牛奶、鸡蛋;

第二类:烹饪中使用的调味原料,比如盐、香草、植物油;

第三类:简单加工食品,比如罐头、速冻蔬菜;

第四类:超加工食品,里面几乎没有真正的食物成分,主要由廉价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,还加入各种人工新增剂,让食物更好吃、更上瘾。

Monteiro在2024年《英国医学杂志》(The BMJ)上写道:“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人体能完全适应这种食品。身体可能把它们当成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,从而导致各种系统受损。”

不过,食品行业代表组织消费者品牌协会(Consumer Brands Association)的产品政策高级副总裁 Sarah Gallo 反驳说,这项新研究容易误导大众。她认为,如果把方便、便宜、易保存的食品妖魔化,可能反而让人们更难接触到一些营养食物,还会加剧健康不平等问题。

常见的超加工食品包括:甜甜圈、包装零食、速食餐、早餐麦片、冷冻餐、含糖或无糖饮料等。每天多吃一份超加工食品,影响就很大。

之前的研究也发现:每天多吃一点超加工食品的人,心脏病死亡风险高50%,精神疾病风险也明显增加。焦虑症风险可能增加53%,肥胖增加55%,睡眠障碍增加41%,2型糖尿病增加40%,抑郁症或早死风险增加20%。

另一项2024年5月的研究指出,即使整体饮食健康,只要超加工食品比例增加10%,也可能提升认知衰退、中风的风险。还有2023年的研究发现,超加工食品还与上消化道癌症(如食道癌)风险上升有关。

目前估计,美国市面上约70%的食物都是超加工食品。美国儿童摄取的热量中,2/3来自超加工食品;成年人大约是60%。

Fang Fang Zhang(塔夫茨大学营养流行病学与数据科学系的副教授兼系主任)在早前接受CNN采访时指出,她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。

这项最新发表在《美国预防医学杂志》(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)的研究还估算了,在8个不同国家,如果大家能少吃超加工食品,可以避免多少过早死亡:在超加工食品摄取量低的国家(比如哥伦比亚、巴西),如果完全不吃超加工食品,可以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避免近3000人和2.5万人过早死亡。

Eduardo Augusto Fernandes Nilson(巴西里约热内卢 Oswaldo Cruz Foundation 的研究员)在声明中说:“过早死亡中,由超加工食品引起的比例,在超加工摄入量低的国家是4%左右,在摄入量高的国家接近14%。”

不过,专家也指出,这项研究不能确定死亡就是由超加工食品直接引起的。Nerys Astbury(英国牛津大学的饮食与肥胖副教授)在声明中说,研究的方法本身无法确认因果关系,他本人也没有参与此研究。

研究显示,美国是全世界超加工食品摄入最多的国家,普通美国人饮食中有近55%是超加工食品。

如果2017年能完全消除超加工食品,美国本可以避免超过12.4万例死亡。在像哥伦比亚(15%)和巴西(17.4%)这样超加工食品摄入比例较低的国家,如果减少到零,也可以分别避免近3000人和2.5万人的早死。

不过,Fang Fang Zhang指出:“研究设置了理论上最小风险为0,也就是说完全不吃超加工食品。但在现实社会中,这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,因此研究可能会高估了超加工食品导致的死亡人数。”

Stephen Burgess(英国剑桥大学生物统计学中心的统计学家)也说,虽然这项研究无法证明超加工食品就是罪魁祸首,但它确实提供了超加工食品和健康问题之间有关联的证据。

Burgess补充道:“也许真正的风险因素是其他,比如缺乏运动,而超加工食品只是间接相关。但当这种关联在世界各国、多种文化背景中反复出现时,很难不让人怀疑,超加工食品本身真的可能存在问题。”

责任编辑:  
来源:  CNN
点赞 (1)
脸书分享
微信分享
0条评论